广东省乐器 广东省乐器 广州乐器
广东乐器
  欢迎您进入

广东省乐器协会

,本网站是国内知名的乐器网站,资源丰富,包括乐器企业及产品、行业精英、音乐教学、器乐知识、乐曲欣赏、知名乐器、众多乐器品牌等资源!
广东乐器
广州乐器
 广东省乐器协会电话:
     020-87650808 , 87763252
 E-Mail:gdyuexie@21cn.com
18年第3期

齐特琴,一种奇特的琴

齐特琴,一种奇特的琴
发布者:广东省乐器协会 作者:冯伟峰 译 阅读:2524

citre-teller-90-1-40-strun-s-kovckom

德国制作家泰乐制作的齐特琴

 

齐特琴,既是一种乐器类别的统称,也特指该类别中的一种乐器。

齐特琴来源于其德语“Zither”的音译,而德语“Zither”的字源来自阿拉伯语“Cithara”,与英语的“Guitar”为同一词源。在历史上,它是指筝类乐器的统称,也特指将多根琴弦系于一个扁平的琴箱上的乐器,它类似于中世纪的拨弦乐器“瑟(Psaltery)”。

齐特琴既可扫弦也可拨弦演奏,通常在拇指上套上一个拨子用作拨弦。也有用特制的槌子或弓敲击琴弦,发出类似杨琴般的声音。齐特琴也像吉他或鲁特琴一样有一个共鸣箱,但结构有所不同,它并没有将指板与共鸣箱分离。琴弦的数量有时候会超过50根。

现代意义上的齐特琴,特指这三种乐器:

音乐会齐特琴(Concert Zither)

阿尔卑斯齐特琴(Alpine Zither,上一种的演化)

和声齐特琴(Chord Zither,现在一般指无品齐特琴)

音乐会齐特琴及阿尔卑斯齐特琴在斯洛文尼亚、奥地利、匈牙利、克罗地亚西北部、德国南部以及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均有发现。十九世纪齐特琴开始从这些地区流传到南、北美洲。而和声齐特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开始在北美洲流行开来。

这些齐特琴都像西特琴(Cittern,一种类似吉他的乐器)一样采用钢弦。

 

getImage

 

德国制作家泰乐制作的高端齐特琴,拥有42根弦,华丽的木雕与配饰。

术语:单词“Zither”由拉丁语“Cythara”派生而来,而“Cythara”这一单词是由一种古希腊乐器的名字“Kithara”派生出来的。“Cythara”出现在许多十六至十七世纪由德国出版的原为西特琴而创作的手稿乐谱的封面标题上。德国学者米歇尔·普雷托里亚斯(Michael Praetorius)在他十七世纪早期出版的著作《音乐的结构(SyntagmaMusicum)》里,将一种小型的英国西特琴(Small English Cittern)描述为小英国齐特琴(Klein EnglischZitterlein),记录着语言辅音在历史过程中的变化。

 

 

Fresco_Apollo_kitharoidos_Palatino_Inv379982_n2

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与Kithara琴

这依旧不足以解释“Zitter”或者“Zither”是如何被用于称呼本文所叙述的乐器,以及德国西特琴种类的乐器的。

“Zither”在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器乐分类法(Système Hornbostel-Sachs)中也被用来指在琴箱上系有琴弦的乐器。包括扬琴、笙、古琴、古筝、日本筝、古斯里琴、康特勒琴、伽倻琴、瓦里哈、越南弹筝、洋琴、萨泰里琴、印度竖琴等等,踏板电吉他与滑棒吉他(只要琴颈不从琴箱分离出去用于增长弦距),甚至键盘类类乐器如古钢琴,羽管键琴,钢琴都有可能被归在这一大类之下。“Zither”同时还可指其他弦乐器,如齐特班卓琴等。

历史与演变

已知最早的齐特琴家族乐器为中国的古琴,它于公元前433年被发现于曾侯乙墓。沿着古琴的设计发展几百年后出现了如日本筝(Koto),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s),中东的卡龙(Qānūn或者Kanun),马达加斯加的瓦里哈(Valiha,一种竹竖琴)等等乐器。随着人们对所谓的“世界音乐”的兴趣越来越大,更广泛的认识了这些既古老又现代的齐特琴的家族成员们。其中有很多乐器已经被电子采样了,我们可以在合成器的音色库中找到它们。

Lian_Zhu_Shi

 

7弦的中国古琴

 

koto

 

13弦的日本筝 Koto

 

79-tone_Kanun_on_the_couch

 

79弦土耳其卡龙 Kanun

 

在欧洲及其西北部地区,早期的齐特琴更类似于现代的山扬琴(Mountain Dulcimer),有一个长方形琴箱,一条或多条旋律弦以及多条共鸣弦,其中有些还像日本筝一样可以移动弦桥,来为共鸣弦调音。

 

Dulcimer_(UP)

 

山扬琴 Mountain Dulcimer

 

阿尔卑斯施特霍特(Alpine Scheitholt)就是这种古老的欧洲齐特琴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Dulcimer 1

 

阿尔卑斯施特霍特 Alpine Scheitholt

 

 

到了十八世纪后期两种主要的欧洲音乐会齐特琴风格得到发展。它们是萨尔茨堡齐特琴(Salzburg Zither)以及米滕瓦尔德齐特琴(Mittenwald Zither)。萨尔茨堡齐特琴的特征是远离演奏者的单边琴身是弧形,而米滕瓦尔德齐特琴则是内外两边都是弧形。虽然现在流传下来的主要是萨尔茨堡齐特琴,但这两种齐特琴都还能够见到。

在十九世纪初的巴伐利亚和奥地利,齐特琴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民间乐器。有个新的组合词出现叫做“Volkszither”。Volks在德语里是普通民众的意思,比如Volkswagen——大众汽车。

 

 

009_Landleute_bei_Aussee_in_Steiermark

 

1850年之前的奥地利施蒂利亚州人们演奏萨尔茨堡齐特琴的情景。

 

维也纳的齐特琴演奏家约翰·佩兹麦亚(Johann Petzmayer,1803-1884年)是这类古乐器的优秀演奏家之一,相信他为这个乐器的家喻户晓做出了不少贡献。1838年,慕尼黑的尼古劳斯·维尔格(Nikolaus Weigel)将齐特琴设计为固定弦桥的形式,并加入了其他琴弦,将其按照五度相生的方法进行定弦。这一改动成功地将齐特琴从一种粗糙的民间乐器变成音乐会乐器。但他的设计不仅没有被广泛接受,还招致嘲笑。直到1862年,慕尼黑制作家马克斯·安贝格(Max Amberger)公爵基于维尔格的设计制造出一部非常接近现代音乐会款式的齐特琴后,才在欧洲中部特别是阿尔卑斯高山地区,全面取代了古老的“Volkszither”——虽然在民间艺人们的嘴里还是叫这个名字。

自此,音乐会齐特琴引起了一些严肃作曲家们的重视。这批作曲家当中某些人同时也成为了齐特琴演奏家,他们被称为“Altmeister”,活跃于1870年至1910年。连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在他著名的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都给齐特琴来过一段瞩目的独奏。

齐特琴在美国盛行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当时它是非常时髦的家庭乐器被摆放在客厅里。所以在此期间,一些美国的乐器制造从业人员便开始制造音乐会齐特琴。他们大多数在欧洲制作家(尤其是来自德国或维也纳)的雇佣下工作,或者他们本人就是这批来自欧洲的制作家。和声齐特琴在市场销售上则容易混淆于“吉他齐特琴”、“曼陀铃齐特琴”之类的名字。最近发现的福音歌手华盛顿·菲利普斯(Washington Phillips,1880-1954年)的录音,同时使用两部和声齐特琴,揭示出和声齐特琴的演奏能力,以及现代音乐家试图复苏它的意图。

 

1_365a4930-8364-4a82-8892-09fa47e2386d_1024x1024

 

福音歌手华盛顿·菲利普斯。

 

到了二十世纪二〇年代,由于其他弦乐器特别是吉他的兴起,以及爵士音乐的新潮流,齐特琴开始进入衰退期。

到了二十世纪五〇年代 ,齐特琴又再次兴起。这次要归功于1949年上演的英国影片《第三者(The Third Man)》。这是一部由维也纳音乐人安东·卡拉斯(Anton Karas)表演的原声音乐的电影。电影中仅用一部音乐会齐特琴进行独奏,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乐器。《第三者》的主题曲在1949年作为单曲发表,并成为英国最畅销的单曲,接着1950年在美国发布,连续11周占领了Billboard的排行榜榜首,4月29日至7月8日这段时间成为销量冠军。这使得卡拉斯一下子成为了国际明星。时代杂志评价道:“安东·卡拉斯的音乐将会令听众与他的齐特琴一起颤抖(in a dither with his zither)!”

 

影片《第三者》中卡拉斯谱曲并演奏的音乐令齐特琴再次流行

这种新潮流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世纪六〇年代。这期间有许多成功的音乐专辑出版,出现了一批出色的齐特琴音乐家,包括上面提到的安东·卡拉斯,还有鲁斯·威尔肯(Ruth Welcome),雪莉·阿比卡尔(Shirley Abicair)等。美籍德国人鲁斯·威尔肯在1958年至1965年间出版了一些非常受欢迎的齐特琴专辑,如《Romantic Zither》、《Zither South of the Border》,《Zither Goes to Hollywood》等。澳大利亚出生的女歌手雪莉·阿比卡尔则经常在电视节目、现场表演和录音使用和声齐特琴进行伴奏,推广了这件乐器。齐特琴音乐也出现在美国系列电视剧《暮光之城》的第三十三集《Mr.Bevis》中,它最初在1960年6月3日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Take My LoveRuth Welcome & Her Zither-Zither Magic来自鲁斯·威尔肯的专辑《ZitherMagic》

 

146849

 

歌手雪莉·阿比卡尔(Shirley Abicair)。

 

音乐会齐特琴与阿尔卑斯齐特琴

音乐会齐特琴可以从29弦至38弦,有34或35弦的是最为典型的齐特琴。有4根或5根旋律弦位于一个类似于吉他指板的上方,有12根伴奏弦,12根低音弦,不同数量的倍低音弦(5根或6根是最常见的)。

在一些更早期的齐特琴上,超过12品的位置只有在头两至三根弦下方有半音阶品位,结果就是低的品位只有自然音阶,而高音的品位才有半音阶可以用。在1960年以后,几乎所有的齐特琴都拥有完整的半音阶了。

二战后,安东·卡拉斯使用了更大尺寸的乐器,指板弦长为43mm。他使用的是维也纳定弦法(见后文“定弦法”),但在此基础上作出一些调整,伴奏弦的g弦及#f弦均调高了8度,最低音用be, f,d,e,#c的定弦方法替代原来的五度相生低音弦定弦法。这使得倍低音弦离指板更近,便于拨弦。

在《第三者》影片中,卡拉斯将齐特琴的定弦降低了半音,于是低音有了特别独特的声音效果。琴弦张力的降低,导致揉弦更富有表现力,完美地反映了电影的意境。

阿尔卑斯齐特琴有42根弦,有着更大的箱体,增加了更长的倍低音弦,因此在根本上不同于音乐会齐特琴。

阿尔卑斯齐特琴的调弦法类似于音乐会齐特琴,伴奏弦及低音弦采用五度相生调弦,倍低音弦用降半音音阶调弦。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这件乐器被称为“竖琴齐特(Harp Zithers)”,被看作是竖琴的缩小版。在早期,这件乐器扩展出的倍低音弦平行于其他琴弦,后来发展成下图的形式以更方便右手拨弦。

 

 

a86b8a7ffe4ebeda13c2836a46990cc5

阿尔卑斯齐特琴定弦法

现代齐特琴有两种常用的定弦法:慕尼黑定弦法与维也纳定弦法。维也纳定弦法通常用于38弦或少于38弦的齐特琴上。详细定弦法:

旋律弦(第1至5弦)

慕尼黑定弦法:

A4

A4

D4

G3

C3

 

维也纳定弦法:

A4

D4

G3

G3

C3

 

伴奏弦(第6至17弦)

慕尼黑定弦法:

Eb4

Bb3

F4

C4

G3

D4

A3

E4

B3

F#3

C#4

G#3

 

维也纳定弦法:

Ab4

Eb4

Bb3

F4

C4

G4

D4

A3

E4

B3

F#4

C#4

 

低音弦(第18至29弦)

慕尼黑定弦法:

Eb3

Bb2

F3

C3

G2

D3

A2

E3

B2

F#2

C#3

G#2

 

维也纳定弦法:

G#3

Eb2

Bb2

F2

C3

G2

D2

A2

E2

B2

F#2

C#2

 

倍低音弦(第30至42弦)

慕尼黑定弦法:

F2

E2

bE2

D2

#C2

C2

B1

bB1

A1

#G1

G1

#F1

F1

 

维也纳定弦法:

#G2

C2

B1

bB1

A1

#G

G1

#F1

F1

 

注:采用维也纳定弦法的齐特琴无需第39至42弦

演奏技巧

齐特琴既可放在桌子上,也可平放在腿部进行演奏。通过拨动琴弦发声。当它被放在桌子上时,桌子也可以增强共鸣。

音乐会齐特琴和阿尔卑斯齐特琴用左手按旋律弦,右手拇指套上拨弦片拨弦。右手的1、2手指负责拨奏伴奏弦及低音弦,无名指拨奏倍低音弦(也有其他演变出来的技巧)。

 

Citrar_v_Mariboru

 

斯洛文尼亚的齐特琴演奏家。

 

和声齐特琴则与其他两种齐特琴完全不同,它可以有12条到50甚至更多条弦,这取决于设计。它像竖琴一样所有的弦都是开放弦。左侧是由三到四条弦组成小组,有多个小组,便于左手演奏和弦。右边的琴弦采用单弦或双弦便于演奏旋律。定弦法非常灵活,各家各法。但通常会在琴弦下方用图表把定弦标定出来。

 

 

Zither1_David_Dupplaw

 

 

和声齐特琴与它的定弦表。

 

齐特琴在当代

齐特琴作为一件技巧极为高深的乐器可以演奏任何东西,但是它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业余爱好者,或者只是买来作装饰用途。上文提到的黑人乐手华盛顿·菲利普斯恐怕是一个罕见的例外了。

乐器制造商开始试图将一些键盘设备连接到齐特琴的旋律弦上,想借此来简化这个乐器,于是衍生出了一些叫做Marxophone,Dolceola,Celestaphone,Tremoloa等等不知如何翻译成中文的变种乐器,貌似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功。自动竖琴(Autoharp)的问世可能算是最成功的一种演变了。自动竖琴有一批按键放置于琴弦下方,每个按键指示一个和弦,按下以后所有和弦外音将不会作响,达到消音的目的。由于是指板缺失的无品设计,所以它更接近于和声齐特琴,而不是音乐会齐特琴。

 

 

Bulat,_Basia_(2008)_1

 

BasiaBulat在演奏自动竖琴。

 

很可惜,齐特琴在正统古典音乐中依然属于稀客。音乐会齐特琴与阿尔卑斯齐特琴,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少量音乐人中,依然只是被用于表现传统地方音乐风格,或者用于寻求不同于常人的新声音。新变种的齐特琴也偶被采用,如电齐特琴(ElectricZither),查普曼琴(Chapman Stick)等。

 

Tafelbergliam

 

Liam Finn的电鼓齐特琴。

 

音乐会齐特琴已经开始衰落,但它的音乐及技巧将继续影响着当代的音乐家们。如加拿大爵士、布鲁斯音乐家杰夫·希利Jeff Healey在1989年的惊悚电影《Road House》中,便使用了齐特琴的技巧来演奏电吉他。他一岁时便失明,三岁时将乐器平放在腿上,左手在指板上的动作犹如齐特琴演奏家。虽然他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在用Fender Stratocaster电吉他,但实际效果等同于插电的齐特琴。

帅军S.J吉他音乐教育工作室供稿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广东乐器
广东省乐器协会
友情链接:   广州国际乐器展览会      辽宁省钢琴调律师协会      广州格利蒙那提琴有限公司      广东红棉乐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得理      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乐器协会 2012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73472号 由索智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2012 ChinaMusicIndustry All Right Reserved